
上图为会议现场

上图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冀生教授近照
(校党委宣传部文/张玉超 图/陈奇云)2010年7月6日,云南省高校基建协会主办,临沧师专协办了2010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基本建设学会暨学术年会,为期一天。全省18所高校的基建工作负责人云集临沧,共话高校基建之题。
在上午的大会上,临沧市副市长马迎春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热烈祝贺会议的召开,欢迎各位宾朋的到来,并向各位宾朋介绍了临沧。临沧师专校长那金华发表致辞,向宾朋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临沧师专,并提出向参会的各兄弟院校学习经验和方法的希望。省教育厅正厅级巡视员郭玉鉴在会上讲了四点意见,介绍了全省高等教育办学现状、云南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云南省高校基本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该如何科学地规划一所高校的建设呢?本届基建年会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冀生教授传经送宝。利用年会中午的间隙,临沧师专那金华校长盛情约请高教授及其夫人走进临沧师专校园。在这个若有骄阳便似火的仲夏中午,天公作美,布上层层云朵,送来一方清凉天地。73岁高龄的高教授,虽已满头银发,但目光炯炯有神。在省教育厅正厅级巡视员郭玉鉴、临沧师专那校长和后勤管理处处长赵卫民的陪同下,高教授携夫人从临沧师专正大门步行进校。他边走边敏锐地用眼睛、用照相机捕捉临沧师专的一房一木。信步在校园中心大道,望着校园背倚的旗山、穿园而过的西河,高教授赞叹临沧师专山水灵动的地利。他再三强调:“这么好的一片土地,一定要规划好、设计好。”如何规划好、设计好?高教授且行且问且提点,那校长且听且记且思问。高教授先是认真细致地看了临沧师专校园的平面规划图,仔细听了那校长的讲解。再通过察看实地,高教授粗略地对临沧师专现在的规划进行了点评指导。虽然腿脚有些不适,但高教授还是坚持将临沧师专校园的各个角落基本都收于眼囊之中,给予临沧师专这所边疆高校最有力、最温暖的注视。
在下午的专题讲座上,高教授更系统地回答了如何科学规划、设计高校校园的问题。专题的题目是《建设现代和谐校园的认识与实践》。高教授从校园规划的基本概念讲起,再到校园发展策略与规划模式。重点讲了现代和谐校园规划的十项基本原则,即人性化设计原则;营造绿色校园原则;低密、高容、立体化原则;科学选址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实事求是确定校园规模、标准原则;路网构成“一举三得”原则(便捷、顺畅、可达率高);功能分区向开放型、外向型转化原则;多功能综合利用原则;精细设计、与时俱进原则。讲座上,高教授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如,花园式校园不等于校园就是花园,校园不能按花园规划,无论是山水校园,还是生态校园,皆不可喧宾夺了校园为教学服务的主。如,校园规划要凝练校园特色,反映校园文化。如,校园规划要综合考虑节能降耗、节约土地等一切资源。如,校园规划不赶时髦,不搞唯美主义,不盲目追求新、奇、特。如,向空中与地下发展建设,是一个战略性的对策。如,有些人喜欢讲风水,但更要讲科学。不要让伪科学干扰正确的选址。如,不要盲目追求“大手笔”,大手笔不等于大尺度,更不是大草坪、大喷泉、大……如,要淡化生活区、强化科技园区、突出绿色景观区、增加人文活动区、分散后勤服务区。
听完高教授的专题讲座后,参会人员乘车至临沧师专,在临沧师专校长那金华、副校长杨宝康的带领下,参观了临沧师专的校园。临沧师专的数十名同学在校训石前的路口夹道高唱佤歌欢迎。参会人员对临沧师专校园文化中,融入的这一临沧特色表示喜爱和肯定,还对校园里葱茏成排的香樟树发出了“啧啧”赞叹。以临沧师专清雅的校园为载体,参会人员相互交流,创造了云南省高校基建人共同的珍贵回忆。

上图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冀生教授(左二)在对学校规划用地提出建议

上图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冀生教授(右一),省教育厅正厅级巡视员郭玉鉴(左一),和临沧师专校长那金华(左二)参观校园并交流建设心得

上图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冀生教授(左三)对学校建设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