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静地笑坚定地走还在继续求学的路上
临沧师专优秀毕业生段丽返校举办讲座

(校党委宣传部张玉超)一双大眼睛、一头披肩长发,带着浅笑,讲话的声音清甜、笃定。2010年9月1日,在临沧师专电教楼报告厅里,这个女孩坐在讲台后,和听众们分享自己的成长感悟。这个女孩是05级语文教育三班的毕业生,08年,她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入云南民族大学;2010年,她又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顺利考入云南师范大学的文新学院,再过数日,她将踏上这段新的学习历程。
听众是她的学弟学妹——中文系的同学们。眼前这位学姐所拥有的骄傲资本是让人羡慕的,曾经也呼吸过临沧师专这一片天空的气息,她是如何做到的?在她的讲座《我的梦想从临沧师专启航》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有远大理想和阶段性目标
人生因理想而伟大,小志小成、大志大成。跨进大学校园,应该问自己:“我来这儿做什么?我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2005年,段丽进入临沧师专学习后,她坚定要专升本的信念,并及早为自己订立了学习目标。英语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不仅是应试所需,它还能让自己变得时尚洋气。认识到这一点后,段丽尝试了一些有益的英语学习方法。其中,看英语电影、听英文歌曲可以更快地识记单词和句子。
专业知识的学习,着重在平时学习中的点滴积累。知识的价值是潜在的,也许今天你学了未必就能即刻发挥作用,但却会始终贯穿在人生的旅途中。正是因为段丽在临沧师专学习时就认真积累,考研做题时才能忆其过往,信手拈来。
对非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可轻视,比如心理学、哲学、金融、管理等都可广泛涉猎,对提升内在软实力效果极佳。另外,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其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好的人,段丽用风趣的语言表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在临沧师专时的段丽,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参与过许多大型活动的策划,也参与过文艺表演。在这些参与中,原先懵懂羞涩的小女孩段丽得以逐渐成长、成熟。
养成良好的习惯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力量,只是很容易被坏习惯所耗磨。
段丽罗列了大一至大三会发生在同学们身上的一些变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台下的同学们阵阵窃笑、频频点头,因为那些确实是发生在他们或者周围同学身上的变化。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坏习惯让未来阴霾。大三毕业后,不同习惯持有者的未来也是截然不同的。段丽的大学生活呢?充满了忙碌、奔波、疲惫,但她欣然抱定乐观:忙碌可以是一种幸福,奔波可以是一种快乐,疲惫可以是一种享受。
习惯包括行为习惯和思想习惯。对于好的行为习惯的习得,段丽有这样的提醒: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它无情吞噬你的青春激情,谋杀你的奋斗勇气,滋生你的懒惰习性,消磨你的梦想和斗志。距离产生美,与被窝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要充分利用一天的时间高效学习知识、锻炼身体。
段丽总结了应该养成的五个好的思想习惯,第一是“蜗牛的壳是自己加上去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了达成一定的目标,我们也应该给自己加个壳,给自己适度的压力。
第二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当有了梦想,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就应该心无旁骛,坚定地走。在本科学习阶段,因为有考研计划,需要花时间看书的段丽,和同学们的步调时常是不一致的。因为坚持,段丽最终才收获了成功。
第三是“拥有强大的内心”。如果常遇困境,说明你在努力;如果常有压力,说明你有目标;如果常被批评,说明你可成长;如果常被诽谤,证明你很优秀;如果常感寒冷,表示你有春天。良好的抗挫能力是自我实现所必须的。在临沧师专学习时,段丽在华旭小区背英语,被人用垃圾砸过,哭过后,高唱五月天的《倔强》,她还是继续向前:我和我骄傲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第四是“耐得住寂寞,才经得起喝彩”。在升学的路上,段丽时常一个人、一间教室、一杯水、一盒盒饭……她说:人是鱼,寂寞是水,只有被如影随形的寂寞包裹,才能冷静理智地思考,要走出平凡,就要先走进孤独。
第五是“边走边爱——学会两条腿走路”。在求上进的过程中,亲人、朋友、爱人可以为我们走得更稳健、更顺畅提供强大动力。段丽在前行的路上,也学着凝厚亲情、珍存友情、善惜爱情。对于爱情,段丽提示学弟学妹们:好的爱情是你通过一个人看到整个世界,如果一份爱情要你为一个人舍弃世界,那么这份爱情是有缺陷的。一个好的爱人,是能与你并肩同行,一起成长、成熟的,因为彼此,你们应该更能懂得父母养育之恩的厚重,朋友圈子的可贵,学会承担责任。
学弟学妹们在听这位学姐的讲座时,非常专注,因为段丽的讲述真实又不乏风趣。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张汝德说:不见三日当刮目相看,现在的段丽同学成熟了,更显理性,更具慧气。曾经的班主任刘绍彬夸段丽是“四有”新人——有梦想、有目标、有行动、有收获。
讲座结束,段丽和学弟学妹挥手说再见,带着阳光的笑容,灿烂、纯净。她还在求学的路上,还在坚定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