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宣传部张玉超)他们都是临沧师专中文系06级语教一班的同学,于2009年毕业,走上了中小学的教师岗位,并在工作了一年之后被任命为中小学的教务主任。他们分别是李若恒,现任云县涌宝镇分水岭附中教务主任;罗仕明,现任双江县富王村美泰苗圃希望小学教务主任;张珂,现任寻甸县瓦房完小教务主任、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他们都是所在学校年龄最小的教师,都是从所在学校本科学历教师中脱颖而出的专科学历教师。
分水岭附中校长钟汝金、美泰苗圃希望小学校长李忠升、瓦房完小校长朱石安对他们的评价,表达虽不尽相同,但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非常优秀,工作认真负责、踏实高效、创新有为;组织能力强,能团结同事;机敏灵活,随机应变能力强。
初到分水岭附中,李若恒担任初一37班的班主任。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重,好打架、逃学、甚至扎堆喝酒、赌博的学生有之,跟老师斗嘴,甚至辱骂老师的学生有之……李若恒认为了解学生的背景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他特意找了个本子,全面了解记录学生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住址、经济来源等。
针对不同的问题学生,李若恒常常采取个别谈话的做法。在谈话前先做个全面的预想,把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设想一遍,并准备好应对的方法。这样,就不至于在学生面前手足无措,丧失威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基本矫正了班里几个问题学生的态度,整个班级越来越团结上进,充满活力。班级也因此获得了“快乐优秀集体奖”。
流逝的时间中,不断续写着李若恒与学生的故事。大多学生家离学校甚远,所以,很大一部分学生住校。一次,一名学生凌晨三点多发高烧,李若恒得知消息后立即带学生去医院,陪学生输完盐水已是凌晨六点多,接着,又为学生做饭以补充营养。之后,一连几个星期的周末,李若恒的窗台上都会有一小袋洗得很干净的蔬菜。后来,他才知道是那个学生带来的,从离学校三个多小时步行距离的家里带来。李若恒和学生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类似的感动,学生的纯真质朴让他动容,也让他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要有耐心,多找方法。这样质朴的孩子,怎么可能教育不好呢。
回望,在临沧师专三年的大学生活,感动也充盈着李若恒的内心。在班长选举中,全班60名同学给了他信任,并给予他三年的支持。班主任段虹和老师们言传身教,让他习得了许多学习之道、为人之礼。大学期间,在温暖的大家庭里,李若恒很活跃,组织创建了演讲协会,经手了一年多的会长,开展了几次全校性的诗歌朗诵。现在,社团逐渐发展壮大,成了临沧师专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小觑的一支生力军。
“母校临沧师专给了我勇气,她让我相信我只要舍得努力,舍得吃苦,无论在哪里我们能做得像别人一样出色,甚至更出色。”李若恒说。正是这一股勇气下的作为,让他在短短的时间脱颖而出,并被委以重任!
接到委任通知书的李若恒,没有过多的欣喜,他知道这样的职位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他的主要职责是管理附中的日常教务教学工作,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对教案、学术论文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评析;组织并管理附中学生的升学、入学,有效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对下设部分小学的工作进行常规检查。
现在的李若恒,处理手头的工作逐渐得心应手。他说:谦虚的态度很重要,永远得保持发现新问题、学习新东西的思想和行为状态。
在李若恒接任教务主任后,学校担心他工作量过大,提出让他把班主任的职责卸掉,但他没同意。他想,既然接了这个班,也跟班里的学生有了很深的感情,无论怎么辛苦,都要把这个班带到毕业。
毕业后,各奔东西,各闯天地,闯出了类似的一片天。罗仕明和张珂的经历,与李若恒是相似的,因为他们都在用爱、梦想、信念和勇气,在基层教育战线上编织自己的人生吧。
罗仕明说:走出校门后,老师们的话语成了指路的明灯,是母校临沧师专让我成长的。
张珂说:我所取得的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更离不开母校临沧师专的培养。可能母校的外表算不上漂亮,但她的独特内涵绝不逊色于一些著名的重点院校的。我要特别感谢班主任段虹——我们的“段妈。”三年里,她给了我们一个家,让我们茁壮成长。正是这些像段老师一样的老师们,用辛勤的汗水成就了我们的辉煌,感谢我可爱的老师们,感谢我的母校——临沧师专!
对以上三名优秀毕业生的采访,笔者采用网上交流工具和电话进行采访。在学生下课时间,总能听到电话那头学生们富有朝气的嬉笑声,总能在人的内心升腾起一股清新的活力。思绪里,那边阳光很好,学生们的笑脸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