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同台尽欢颜活力不唯年龄瞻
临沧师专与临沧市老年大学歌舞联欢

上图为校领导与演员们亲切合影
(校党委宣传部张玉超)琵琶婉约、三弦清远……在初冬微凉的夜里,这些音符编织出一幅春的图景,丝丝暖意沁入心扉。循声走进电教楼阶梯教室,除了琵琶和三弦,舞台上扬琴、小提琴、二胡、木鱼、竹笛正各司其职,上演着器乐合奏《春到佤山》,为丝丝暖意和悦耳音律找到了答案。
2010年11月7日晚,临沧师专与临沧市老年大学举行歌舞联欢晚会。临沧师专工会为此精心筹备,组织筛选学生的节目,并布置了一个乐融融的舞台。临沧师专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赵庆明亲临晚会现场,清唱了一曲《母亲》。工会副主席吴吉刚在晚会上致词,要求同学们学习老一辈退休不褪色,热爱生活和文艺,永葆革命青春,乐观向上的高尚品质。老年大学校长马跃华称赞了临沧师专的办学成绩,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代背景下,临沧师专依然保持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他还感谢临沧师专为此次联欢晚会搭建了平台。
晚会上,临沧师专的同学们用歌舞向爷爷奶奶们诠释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彝族舞蹈《七月火把节》,三名女生舞动似彩虹的裙摆,三名男生应景热舞,好一个火把节热闹欢快的场面。傣族舞蹈《傣家》,四名女生着渐变水蓝色的傣裙而出,展现孔雀悠然林中行、傣女婀娜河边走的场景。携吉他、手铃、手鼓上台,三名男生自弹自唱《依哟嗬》,丝丝缕缕描画属于拉祜族的印记。
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们用歌舞告诉同学们:我们的活力绝不逊于你们。同时,也给同学们一种暗示式的鼓励:或许你正遇逆境,但请记住,无论身处何境,激情活力不要丢、不该丢、不能丢。爷爷奶奶们化了舞台妆,上台前,在后台,都要彼此检查一下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一颦一笑间,难掩将上台的兴奋和小紧张。上台了,他们大方地展露笑脸,舞起来,唱起来。《薅秧舞》里,四名奶奶叼烟斗开场,喜看长势良好的秧苗,并用舞步展现快乐薅秧的场景。舞蹈《欢聚一堂》里,奶奶们穿上水粉色的裙子,舞扇于手掌间,浓浓的喜庆气悄然弥漫开来。77岁的爷爷吴宏志,演唱了一段京剧选段,虽然头发已全银白,眼神却是坚定、有精神的。
在同一个舞台上欢歌热舞,不同时代的两代人都展现了同样的精神:积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