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我校“三边三好”系列“大思政课”主题活动暨无人机灯光秀在学校夜空璀璨绽放。作为云南省唯一布点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本科专业承办高校,我校师生以1000架无人机编队献礼思政教育创新实践,现场吸引6000余名师生及市民群众共同见证科技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旋律中,悬挂国旗的无人机率先划破夜空,随后通过立体编队精准呈现“云南省高校思政课‘手拉手’共建活动”“‘三边三好’系列‘大思政课’”“秘境边关世界佤乡温度临沧欢迎您”三大主题标识。这场持续15分钟的无人机灯光秀,既是专业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学校“红旗插在边关上、大学办在国门上”办学特色的生动诠释。无人机群通过动态构图展现“三好”嘱托、民族团结等特色图案,将“大思政课”从课堂延伸至苍穹,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前沿科技的同频共振。


作为服务边疆发展的应用型高校,我校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建设始终紧扣“四三两高”发展战略,依托云南省中泰智能重载农业无人机国际联合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无人机反制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深耕智慧农业与低空安全治理领域,近三年学生累计斩获省级以上奖项50余项,形成“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发展格局。此次无人机秀中精准的集群控制技术,正是源自师生在边境服务、农业植保等实战项目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无人机编队共完成14套动作编程,攻克了特殊环境下的定位校准、抗干扰等技术难题。这种“以赛促创”的培养模式,使师生团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出过硬本领。目前该专业团队已深度参与边疆智慧农业建设,研发的无人机反制系统在边疆地区推广应用,切实体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边疆”的办学追求。
此次活动创新了边疆高校思政教育载体,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实践。通过科技赋能思政课,既展现了学校服务区域低空经济发展的技术实力,也探索出边疆高校“思政+专业”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推动更多学科专业与边疆发展需求对接,为临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