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校党委书记张中义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并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项目设计思路、设计方案、推进情况等汇报及各方面意见建议。

张中义指出,项目设计前期有关部门和单位作了调研,工作推进卓有成效,总体思路清晰,有特色亮点,为下一步工作推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次与会同志又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设计单位要认真研究,充分吸纳,把设计的理念、达成的共识融入到方案中,把项目设计得完善一些。

张中义强调,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项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重要展示窗口,也是加强学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促进“大思政”格局的形成,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一定要把握时间要求,迅速完善方案,落实到施工上,确保年底前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张中义要求,一是要突出项目主题,紧紧围绕“红色文化传承教育”主题,突出红色文化的传承性、教育性,传承好红色基因;要紧紧围绕“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把项目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二是要提高空间利用率,要统筹室内室外、楼上楼下空间,统筹利用好各类文化资源,充分展示大学文化元素,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要用系统思维考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逐步实施、逐步完善、积小胜为大胜;此项目的序厅部分也是同声传译报告厅的前厅,要兼顾功能性,很好的融合起来;文化长廊展区要开放,让师生时时感受红色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三是展示内容一定要把好政治关,尽快落实文字、图片、人物、事件资料的收集和选取,要站位国家层面、云南层面,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要立足临沧、学校,凸显临沧特色、学校特点,展示“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党建品牌、展示临沧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人、事、物,展示学校党的建设、马院建设、思政课建设成果等内容;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统筹考虑,两个项目要各具特色。四是设计要有层次感,在现有布局基础上进行点缀,配色、造型、装饰等要庄重简约大气,杜绝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在表现形式上要再研究,注重展示效果;展板内容要可维护更换,不断丰富更新展示内容;要确保施工安全,选材一定要环保实用。

校领导李国钰、段佳美出席会议。校务处、党群工作处、保障管理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单位)同志参加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