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北京电影学院原副院长、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侯克明为学校师生讲授《微电影的编导艺术》专题讲座。

侯克明主要从“微电影艺术编导的真善美”、“微电影艺术编导的两大要点”、“避坑指南”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讲授,讲座逻辑严密、内容丰富,让师生对微电影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侯克明指出,所有创作者要把真善美作为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是一个立场问题,立场决定事实。“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制度,是社会道德的评判,创作必须从大的角度去判断问题,否则开始想要做好事,很有可能到最后变成坏事。“美”,是一种艺术形式,我们要继承人类最伟大的艺术传统,奉献最美好的东西,用真善美来对抗现在审美的低俗,剧情的狗血。
侯克明给同学们带来实用的“避坑指南”:“三不”——不跟风,不低俗,不自恋。其中,特别强调不自恋,指出大学生作品自恋严重的问题,并给出建议,当导演或者搞创作要有自信,但也要放下自信,多听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不断地成长。“四多”——多看书,多实践,多深入生活,多讨论交流。“五要”——要学习,要创新,要敬畏,要讲真话,要精益求精。着重提出要敬畏,对社会、人民和传统的敬畏。
侯克明提出,学院师生要多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他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一定会全面地影响到电影创作。
亚洲微电影学院全体师生及相关学院学生代表参加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