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主站
+ 中文首页 + English + 校长信箱 + 书记信箱 + 留言板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三边三好”专栏  “三年行动”冲刺实录  合作交流  预决算公开  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首 页 > 首页栏目 > 要闻聚焦 > 正文
新年伊始,王德强校长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
2019-01-11 20:10   审核人:

1月10日下午,王德强校长组织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

王德强校长指出,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三性四群五工程”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秉承着“立德修身、笃学尚行”的校训,坚守“立德与树人相长、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办学理念,不断彰显“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的办学特色,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多年想办没有办成的事情,全面迈开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步伐。

王德强校长强调,当前整个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学校发展全面步入了以内涵建设为主题的发展阶段,为总结经验、开启未来,召开全校教职工会议。

王德强校长指出,回望走过的路,近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一、专业建设成效显著。高位推进专业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加强内涵建设。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主动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需求,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和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的新专业。经过三年努力,本科专业由5个增加到27个,是目前云南省唯一开办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和新媒体艺术两个新兴专业的院校。举全校之力加强专业建设,服务中缅通道建设、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教师教育和新媒体新工科新农科四大专业集群初步形成。

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结构不断优化。办学规模由2016年6900余人增至12000余人,万人大学目标业已实现。本科生比例不断提升,留学生规模不断增长,办学结构不断优化。

三、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日益提升,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是全省唯一一所实现全员就业的高校。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47%,创历史新高。

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迈出新步伐。多渠道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云南启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团、达内集团、大疆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成“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达内教育集团AI智慧创新工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甲骨文大数据学院”等。

五、科学研究异军突起。以平台建设和科研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应用型国门大学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我校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6项,含重点项目1项,列云南省高校第5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新突破;获批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省级)智库、云南省首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云南省红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六、校园基础设施有了根本性改善。完成教育卫生“补短板”一期项目,体育馆、艺术楼、学生食堂等单体项目及附属设施投入使用,完成国家二类田径场的提升改造,承办云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等系列赛事,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完成校园绿化美化项目,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大学校园;一所山环水绕、春和景明、欣欣向荣、人文荟萃的应用型国门大学矗立在祖国的西南边疆,成为滇西高原璀璨的人文名片。

七、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积极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学校财务风险;坚持以人为本,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师生诉求,不断营造尊严体面的工作生活环境。

八、内培外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授人数由2016年24人增至50人,副教授人数由125人增至150余人,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2018年公开招聘非事业编制人员36名,及时的弥补紧缺专业的师资,扩大了师资队伍规模。遴选沧江学者、沧江名师、沧江英才,构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与环境。

九、厘清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校立足边疆国门高校的实际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立了 “立德与树人相长、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办学理念,和立足滇西、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的服务面向,明确了“三性四群五工程”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立德修身,笃学尚行”的校训,成为广大师生所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十、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通过“两学一做”和巡视整改,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

王德强校长指出,办学规模扩张与办学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干部队伍、师资队伍建设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建设国内外知名的应用型国门大学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构成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学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推进学校教育综合改革,在发展中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的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

王德强校长指出,在新的一年里,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狠抓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时召开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首届专业建设及教学工作会议,出台一系列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制度,为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要抢抓机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要积极推进教育部直属院校和“双一流”高校的对口帮扶工作。要通过校企合作探索对外合作办学的路子,着力推进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国外分校的筹建工作。要内培外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稳定人才队伍,分层分类加强教师培训、研修工作;要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拓宽人才引进视野,启动2019年非编工作人员招聘工作,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养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以良好的校风学风保障教育教学质量。要加强科研工作,服务教育教学内涵建设;要注重教学研究,要在教学实践中凝炼教学成果;要把教学、科研工作统一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王德强校长强调,广大干部要认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要增强“八种本领”的要求找差距,要勤奋敬业、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甘于奉献,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补齐思维短板,共同推动学校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广大教师要认真对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潜心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议由副校长段佳美主持;副校长董大校、黄城书,纪委书记双春仁出席会议;学校各职能处室、二级学院400余名教职工参加会议。

上一条:学校开展实验实训室安全检查
下一条:学校召开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专题会议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版权所有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安网备53090202000056号      滇ICP备16007633号-2
学校地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学府路2号   邮 编:677000  联系电话:0883-8882608(办公室)  0883-8882885(传真)  0883-8882659(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