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建校40周年校庆之际,著名美籍华人作家卢新华先生、云南民族大学李骞教授应邀到我校开展专题讲座。11月15日上午,卢新华专题讲座“纪念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诞生一百周年:我看鲁迅先生小说对我文学创作的影响”在同声传译室开讲,讲座由云南民族大学李骞教授主持。

讲座现场,卢新华介绍了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与文学之路,讲述了鲁迅”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是如何影响了他的创作和对待文学的态度,分享了兴起新时期文学思潮—“伤痕文学运动”的成名作《伤痕》的曲折发表过程。
15日下午,云南民族大学李骞教授带来专题讲座“《伤痕》的文学意义及卢新华小说价值分析”,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首席教授彭文斌主持了讲座。

讲座现场,李骞教授为师生们介绍了卢新华及其写作风格和特点,并围绕其作品《伤痕》的文学意义、其他小说的文学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阐述和分析。他指出:1978年8月11日《伤痕》在《文汇报)发表之后,卢新华的小说创作似乎进入了“冷冻期”,他的创作再也没有如《伤痕》一样引超文坛的强势关注,但四十年来,卢新华并没有停下耕耘的笔墨,先后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及多个中篇作品。这些作品的艺术形式虽然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其主题内涵依然沿袭了《伤痕》批判现实,揭露病态人性的风格。他后来的许多作品在批评社会的丑恶,关注人的灵魂,剖析人性弱点的力度上,甚至超越了《伤痕》,这恰好证明卢新华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作家。
文学院近四百名师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们踊跃提问,就感兴趣的问题分别与卢新华、李骞进行了讨论交流。参加讲座的师生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讲述生动,专家学术功底深厚,让大家受益匪浅。


卢新华简介:卢新华:男,美籍华人著名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名作《伤痕》引领了新时期著名的“伤痕文学运动”,同时,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十几国文字,是当代文学史的必读篇目,主要创作有《伤痕》《紫禁女》《财富如水》《伤魂》《三本书主义》等。
李骞简介:李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云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民俗学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