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主站
+ 中文首页 + English + 校长信箱 + 书记信箱 + 留言板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三边三好”专栏  “三年行动”冲刺实录  合作交流  预决算公开  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首 页 > 首页栏目 > 要闻聚焦 > 正文
筑梦新时代 谱写新华章——王德强校长在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2018-09-08 01:07   审核人: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里举行2018——2019学年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向2018级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是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院校,有40年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专业人才6万余人。校园占地1084亩,设有14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万2千余人;生源遍及云南、河北、山东、安徽、福建、湖南、四川等17个省(市、区);另有来自东南亚等地的留学生200余人。多位教师荣获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贴”专家、云岭学者、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贴”专家、省级优秀教师等各类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立了“三性四群五工程”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三性就是凸显“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的办学特色。四群就是着力打造服务中缅通道建设、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教师教育和新媒体新工科四大专业集群。五工程就是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在十三五末把学校建设成国内有影响的应用型国门大学,汇聚十名以上专兼职的国内知名的教学名师、百名以上专兼职的省内知名的教学名师,留学生规模突破一千人,在校生规模突破一万四千人。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三性四群五工程”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为四十周年校庆献上了一份厚礼。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列云南高校前茅。职业技术类毕业生“双证率”达100%,实现了全员就业。2017年我校一次性通过了十个本科专业,是全省高校获批增设专业数量最多的院校,我校本科专业已达27个。学校申报的《边境国门大学华文教育“六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新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获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获批云南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科学研究异军突起。学校获批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云南省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智库、云南省首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列全国第211位,云南省高校第5位。创新创业工作迈出新步伐。创新创业教育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强化。初步建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大学校园。今年暑期我校承办了云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获得了省委省政府及广大运动员教练员的一致好评。校风学风建设成效显著。校风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已基本形成,考风考纪明显好转。学校发展呈现出治理有方、管理有序、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今天的开学典礼,也是同学们步入大学的第一课。如何开启大学生活的新征程,如何实现未来的人生梦想,我想和同学们作以下的分享共勉。

一要志存高远。远大的理想烛照前行的道路,崇高的信念激发蓬勃的动力。没有追求的人生将一事无成,没有信仰的民族将一盘散沙。漫漫人生,唯有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坚定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希望你们立鸿鹄志,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

二要立德修身。“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要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才学,更要有高尚的品德。成才必先立德,爱国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就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你们人生的黄金时期,将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行并进,也将面临世界格局百年不遇的变局。你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希望你们以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新航程,以勤奋学习吟诵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以增长本领书写青春飞扬的人生华章,开启大学之旅。

三要笃学尚行。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德行靠思考才能成形。要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必须肯下苦功。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世事变革的道理。要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增加见识、苦练本领,用真才实学为青春的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四要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刚毅坚韧,永不懈怠。马克思指出:“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当今大学生活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挫折也会不期而至。没有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身处逆境时,奋发向上的精神就会懈怠,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就会动摇,奋发图强的斗志就会熄灭。自强不息就是在顺境中不骄不躁,只求更好;在逆境中毫不畏缩,激流勇进。自强不息是青年人成才成长道路上,通向成功的桥梁,而勤奋、刻苦、坚韧则是支撑这座桥梁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你们刚刚经历了高考,你们用勤奋、刻苦、坚韧诠释了成功的价值和意义,你们用十年寒窗迎来了新的征程。希望你们珍惜学校为大家创造的宝贵的学习条件和成才的机遇,充分利用好在校学习的时间,志存高远、立德修身、笃学尚行、自强不息,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崇实践,为迎接新的挑战准备不竭的动力和养料。

同学们,你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创新创业的憧憬,对成长成才的期盼是学校办学的源头活水,相信你们的到来必将为学校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热切期待用你们的蓬勃朝气,激荡滇西学府的人文日新;以你们的青春无悔,丰厚滇西学院的办学积淀,续写滇西校园新的华章。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美丽的滇西校园,丰厚学养、增长本领、历练品格、强健体魄、结交良师、收获益友,度过人生中最精彩、最美好的时光!

上一条:立德修身铸师魂 不忘初心育英才——王德强校长在第34个教师节典礼上...
下一条:学校召开庆祝第34个教师节暨先进表彰会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版权所有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安网备53090202000056号      滇ICP备16007633号-2
学校地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学府路2号   邮 编:677000  联系电话:0883-8882608(办公室)  0883-8882885(传真)  0883-8882659(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