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传部 张汉仙 校园记者 黎光芹 图/校园记者 张致远 成飞龙)12月28日,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驱动发展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揭牌仪式后,校园科技文化实验实训成果展精彩登场,成果创新又抢眼。
展演中,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学生自主研发制作的类人机器人、变形机器人、农用机器人、生产用流水线机器人,展示了我校学生创新发展的新思想。类人机器人包含了类人机器人形体工作、语音对话控制、互联网应用等功能,能够介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辅助老年人进行简单的吃药提醒、遥控家电等;还可以辅助治疗自闭儿童,与人对话,玩游戏等;也可以进行智能家居的控制。




变形机器人可以实现48个动作,会一字马,会360度转体等动作。此类机器人在探险、救援等人类无法达到的区域有极大的用处和开发前景。
亚洲微电影学院的师生们展示六种我校自主研发的无人航拍飞机。学院将市场需求与教学紧密结合,一直秉承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求知、求智、求实、求是,注重学生实用型创造能力的发掘。
农学系茶艺队进行的茶艺茶道表演《盛世中国红》,伴随着轻柔的音乐,60名同学身着白绸红绣长裙为大家表演滇红茶泡制方法,以及曾在明清时期出现与武术相融合的的长嘴茶壶茶艺的表演相结合,柔中带刚,刚中有柔,颇具意蕴。
师生共同带来的大型佤族歌舞表演《阿佤人民唱新歌》,让整个会场热烈了起来。我校地处滇西南,少数民族众多,临沧又素有“世界佤乡,中国临沧”的美誉,由经艺术系音乐表演专业与学前教育专业师生改编排练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歌舞艺术形式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

最后,300多名同学共同跳起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舞课间操,这是我校本地民俗文化精华与现实文化传承相融合的一大特色。舞蹈伴随着激越的鼓点和铿锵的节奏,舞蹈中摆出了葫芦、牛头等少数民族寓意深重的图案,将“天圆地方”的理念也融入其中,代表了同学们由五湖四海汇聚而来,传承了华夏传统,展望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