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宣传部张玉超)2010年7月7日下午,绵绵细雨时停时落,临沧师专图书馆北面的那块空地上,以一堆土为中心,忙碌着一群“抓土”的同学,有用小平铲的,有戴了手套抓的,也有光手抓的。三名女教师在一旁耐心指导着,其中一位便是校长那金华,另外两位分别是茶学专业的王绍梅、刘兴祝。
这群同学来自08级茶学班,他们正在进行的“抓土”动作,其实是茶学术语中的“装营养袋”,是扦插茶树枝条短穗的其中一个步骤。他们所包围的这堆土,便是培育茶苗所用,被装入营养袋的土,装土所用的营养袋系塑料薄膜材质,8cm×12cm的规格。
扦插茶树枝条的短穗,是培育成活茶苗的前奏。在装营养袋之前,要把苗圃收拾好。收拾苗圃,要先将苗圃的土地分成数小块茶苗床,中间留出走道;然后,在每一小块茶苗床上预先铺上一层营养土,该营养土由沤堆腐熟后的农家肥,与土混合而得;最后,用黑色遮阴网,撑出高1.5米左右的空间,笼罩整个苗圃。收拾完苗圃,就到了同学们正在进行的“装营养土”工序。装完营养土,再将茶树枝条短穗插入营养袋,最后把插有短穗的营养袋整齐排放到茶苗床上。这就完成了扦插茶树枝条短穗的全部工序。要想获得成活的茶苗,就要注意适时适量浇水施肥,做好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一般1个月可成活,8个月到一年可出圃。
临沧师专于2006年设置茶学专业,并开办了第一个茶学班,此后至今,每年招收一个班,共招收了4个班,学生人数逐渐递增。茶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自开办之日起,临沧师专就在不断摸索实践教学之路。目前,学校建有茶叶生物化学实验室、茶叶加工实验室、茶艺茶道实训室、茶叶审评实训室。并与凤庆滇红集团、茶文化风情园、和诚集团下属的青龙山茶园茶厂等多家临沧市茶叶企业达成合作,可供茶学专业的同学前去观摩实习茶园管理、茶树修剪、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茶叶销售、茶艺茶道表演等。但学生还从未有过独立地,全过程完成茶树育苗的实践。此次利用校园空地,建圃育苗尚属首次。
那校长对茶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很重视,在首开茶苗圃之际,她抽时间来到实践教学现场,来到师生中间。虽然天公不作美、尽管农家肥的味道不让人舒心,那校长还是难隐内心的喜悦——临沧师专茶学班的同学即将培育出第一批茶苗啦。
在关心茶苗的同时,那校长更关心培育茶苗的同学们。细雨一来,那校长就催促他们先避雨,提醒他们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并建议王绍梅老师为同学们添置雨衣。同学们上午就开始在苗圃里忙碌了,没去吃中午饭,准备了零食就地充饥。得知此事,那校长又感动又心疼。问及为什么不去吃午饭,同学们只答“不想吃”,“与同学在一起吃零食更享受”,“就坚持一天,没事”。细雨一过,在播放着的手机音乐中,同学们又开始边劳动,边讨论,边说笑。那校长问同学们:“闻着农家肥的臭味,你们真如我一样开心吗,你们理解我为什么开心吗?”佤族同学李军明大声说:“农家肥是香的,我仿佛闻到未来茶叶的香味了。”按理说,这是个谬论,同学们应该笑话才对,但大家都舒开眉眼,表示赞同。这是茶学专业同学们自我安慰、自我鼓励的一种方式吧!还是他们对专业、对茶热爱的一个内心写照?还是那校长的到来,给他们增添了热情?那校长鼓励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的汗水不会白流的,当一株株茶苗出圃时,当一棵棵茶树发新叶时,片片叶上、棵棵树里都将写满你们的故事。”末了,那校长再三叮嘱同学们“不能再进行不吃正餐的劳动。”
王绍梅老师介绍说:现在的茶叶企业,茶学专业人才紧缺。虽然毕业生进茶叶企业初期的待遇比较低,但只要在企业中成长起来后,就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春天。因此,对同学们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是重要的、必要的。加强实践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具体操作技能,还是一个历练品质的好平台。
傍晚已至,天光渐暗,经过前期准备和这一天的辛勤劳动,同学们终于可以欣慰地看着营养袋里的茶树枝条短穗安然入眠。

那校长(后右一)与茶学班师生亲切交谈

那校长(后右一)在现场指导

一起分享零食充饥的同学们

将安然入眠的茶树枝条短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