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主站
+ 中文首页 + English + 校长信箱 + 书记信箱 + 留言板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三边三好”专栏  “三年行动”冲刺实录  合作交流  预决算公开  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首 页 > 首页栏目 > 要闻聚焦 > 正文
拉祜寨,我们一定帮你!----校长那金华带领15名干部深入芒岗组访民情问民忧
2012-05-15 07:54   党委宣传部 审核人:

拉祜寨,我们一定帮你!

校长那金华带领15名干部深入芒岗组访民情问民忧

(校党委宣传部 张玉超)2012年5月5日,临沧师专校长那金华带领学校15名干部前往耿马县勐永镇新和村芒岗组,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生产生活存在的实际困难,以确保制订的帮扶方案、开展的帮扶行动行之有效、高效。

2月份,云南省全省上下陆续拉开“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大幕。校长那金华自主带领组织部长选择了耿马县最贫困、最边远的自然村之一——新和村芒岗组,作为扶贫挂钩联系点。芒岗组有36户人家159人,都是拉祜族,村民最高学历为初二;09年才开通了下山约10公里“晴通雨阻”的泥土路,但无过河的桥,汛期时,行人车辆几乎无法通行;村寨尚无支柱产业,家家户户靠吃低保。

5日8时,那校长一行就起身前往芒岗组。下了柏油路,车子直接趟过一条小河,又踏上一条崎岖、狭窄的泥土路。因没有被硬化,泥土路面上纵横着车辙留下的小沟壑,坐在车上,身体高频率左右晃荡,每当车子降速时,尾随的灰尘便乘势窜前,迷蒙行车的视线。就这样,仅10公里的路程,却花费了近1个小时。四辆车子在村口安顿下来时,身上均披上了一件厚厚的黄色灰尘外衣。

这是一个在斜面山坡上的村寨,大面积平整的土地很少,每家都挑选了山坡上较平整的土地建房筑家,家家户户几乎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是错落散集在一起。村里没有一所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多是十多年、二十多年的瓦片土基(挂草)房,仅有几家新建、新翻修的,房顶用了石棉瓦,墙上贴了瓷砖。整个寨子,没有一间厕所。

村民们很热情,组长和在家的村民,都在村口迎接。见到那校长一行,村民们很开心,也看得出他们很想同那校长一行交流,却又不知怎么开始交流,所以,他们大多只是安静、羞怯地笑着,看着。芒岗组的组长是名退伍老军人,随部队到过祖国的很多地方,还参加过唐山大地震的抢险救灾,算是村里最有见识的人。正是他,搭起了那校长一行与村民沟通交流的桥梁。短时的言语交流后发现,惯用拉祜语的村民,对普通话和地方方言的敏感度不是很高,需要尽量放慢语速,或是反复说明。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的村民都姓李,据组长介绍,他们开始只有拉祜族的姓氏,第一个来村做村民登记的人想让他们有个汉语名字以便登记,当时,随和的村民就告诉他:“你姓什么我们就跟你姓什么吧!”就这样,芒岗组的村民都和那个工作人员姓了李。

得知村里还有一个办学点,那校长一行早早便为办学点的18名同学准备了书包、文具盒、钢笔等礼物。来到村里,那校长首先就提出去办学点看看孩子们。这个办学点只有一所大约30平米的房子,包括一间不到20平米的教室和一间10平米的代课教师宿舍。18名同学分属一、二、三年级,统在这间20平米的教室里上课,教室前后各一块黑板,黑板因年久掉色,白色粉笔于其上留下的字迹已不怎么清晰了。同学们分两部分背对而坐,分别面向这两块黑板。有几块教室窗户的玻璃也有缺口、裂缝。因地形原因,教室外面,只有一块25平米左右的空地,供同学们课间放松使用,空地就是一块平的泥土地,往前就是一个下坡的坎。办学点仅一名代课教师,是日周六,代课教师到镇上接受培训了。

同学们整齐地站在空地上,迎接那校长一行的到来。看到可爱但有些拘谨的同学们,大家的眼神中更多了些温柔和怜爱。那校长一行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教室,待同学们坐定后,那校长俯身笑眯眯地向同学们作了自我介绍,并说明了来意。听着那校长亲切的话语,看着那校长慈爱的目光,同学们渐渐放下了紧张和拘谨。那校长带头向同学们分发礼物,教他们系书包带、使用带有巧妙小机关的文具盒,并同他们聊天交流。不一会儿,随行干部都与同学们热闹地聊开了,人群中时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那校长还拿出笔记本,让每一名同学都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那校长要求随行干部们,以后即使更换了联系点也要继续关注、关心、帮助这18名同学的成长,要让这个贫困的拉祜族村子有自己的大学生。

和同学们依依作别后,那校长一行分赴所联系的村民家中。临行前,那校长一再叮嘱我校干部们,要胸中装着爱心,带着耐心、细心掌握村民家中详细的情况,以便“对症下药”。那校长一一走访了所联系的两户村民家。“大兄弟,你家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家人身体都健康吧?”“家里有些什么具体困难?”“对于发展生产,有什么想法和打算?”……在村民家小院,和农户坐在一起,问着,听着,拉着家常,那校长还认真记着。“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家人了,不管是家里的困难,还是村里的困难,我们都一起商量着解决,一切会好起来的!”这是那校长的肺腑之言,也是对拉祜寨和村民们的庄严承诺。

结束访查,已近下午六时。没有接受村民盛情留用晚餐的邀请,作别了村民,那校长一行就驱车返回。当晚回到学校,那校长紧接着就召开了会议,梳理一天的访查成果,总结了芒岗组存在的四难: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并初步提出了帮扶举措:一要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架桥、整修路面,解决出行困难问题;二要呼吁政府出资修建蓄水池,解决饮水困难问题;三要出资整修办学点,建厕所、树旗杆、刷黑板、换玻璃、换石棉瓦,解决就学困难问题;四要出资为80岁的孤寡老人整修房屋,解决老人困苦问题;五要帮助他们发展经济,解决好“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关系,强调要着重在授予“渔”上下功夫,帮助村民们通过发展适宜的产业致富,解决增收问题。

“我们要带着爱心、带着深情帮助这个村子,只要每个人都能够尽点绵薄的力量,发展的均衡就有望实现”。那校长如是说。

校长那金华(后右三)及部分随行干部与同学们合影

校长那金华一行和同学们在教室

校长那金华给同学背上新书包

校长那金华与同学们亲切交流

随行干部向同学们发礼物,并与同学们交流(一)

随行干部向同学们发礼物,并与同学们交流(二)

随行干部向同学们发礼物,并与同学们交流(三)

随行干部向同学们发礼物,并与同学们交流(四)

那金华校长一行向村民们了解村情、家忧

校长那金华在村民家中询问情况,并与之拉家常(一)

校长那金华在村民家中询问情况,并与之拉家常(二)

校长那金华认真记录民情

校长那金华把随身带的饼干递给孤寡老人

孤寡老人的简陋住所

办学点唯一的校舍

村民住房(一)

村民住房(二)

上一条:临沧师专“学府论坛”迎来首位本土专家
下一条:临沧师专助力临沧市第65个世界红十字日宣传晚会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版权所有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安网备53090202000056号      滇ICP备16007633号-2
学校地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学府路2号   邮 编:677000  联系电话:0883-8882608(办公室)  0883-8882885(传真)  0883-8882659(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