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7日,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联合认证专家组一行19人对我校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专业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进校考查工作。湖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主任银海强教授任联合认证专家组组长兼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专家组组长,浙江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朱宗顺教授任学前教育专业专家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杨忠伟教授任体育教育专业专家组组长。

15日,学校举行专家组见面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艳红出席见面会并致辞。

见面会上,云南省教育评估院黄忠虎对进校专家情况进行介绍,专家组组长银海强代表专家组就此次专业认证进校考查工作的意义、目的、方式等作了说明,并对如何高效开展专业认证现场考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表示,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推进师范专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专家组将严格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与认证标准,全方位考查我校师范类专业的有关情况,对照认证标准,按照认证专业举证,通过深度访谈、听课看课、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全面查找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推动我校师范教育办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刘艳红代表学校对专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她指出,我校正处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次专业认证将为学校师范类专业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学校将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按照考查要求,把学校的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办学水平和发展状况真实地展现在各位专家面前,接受检阅和诊断,并珍惜此次专业认证指导的宝贵机遇,虚心向各位专家学习请教,真心接受批评,立行立改,健全完善质量提升机制,推动学校师范类专业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梅英以“扎根边疆砺师范初心 薪火相传续育人使命”为题,从“赓续血脉,坚守师范教育底色”“立足边地,探索师范教育特色”“持续改进,凸显师范教育亮色”“牢记使命,强化师范教育本色”四个方面作师范类专业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梅英表示,学校将继续围绕边疆民族基础教育,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地方需求,进一步彰显“红旗插在边关上、大学办在国门上”办学特色,办好边疆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专业所在学院院长分别就专业建设情况作补充说明,专家组围绕考查重点进行循证,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回答。

见面会后,刘艳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专家组参观考察学校教师教育学院实训室、亚洲微电影学院实训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题馆、澜沧江流域世居民族民间艺术传习馆等,进一步了解师范教育教学设备建设情况。考查期间,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实地考察、听课看课、深度访谈、集体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3个认证专业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摸底调研。
17日,学校召开专家组现场考查意见反馈会,银海强主持反馈会。校党委书记阮凤斌出席会议,刘艳红作表态发言。

银海强代表专家组反馈现场考查的整体情况,对三个专业前期所做的工作、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专家组一致认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自升本后,始终扎根地方,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并指出学校在贯彻OBE理念方面存在的不足。他指出,学校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应充分利用专业认证这一有力抓手,强化文件学习,准确把握师范类专业认证新形势、新要求,深入理解认证内涵,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共识,协同发力,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希望我校能够认真落实专家组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强师范专业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输送更多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推动学校师范专业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为边疆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专家组组长朱宗顺、杨忠伟、银海强分别对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整体达标情况进行反馈,并肯定建设成果,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刘艳红对专家组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宝贵建议意见表示感谢,学校将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差距不足,系统梳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全面推进整改落实;将加强建设,提升质量,充分发挥专业认证“以评促建、以评促强”的作用,进一步更新师范类专业教育教学理念,持续加强师范专业的内涵建设;将举一反三,全面推进,深刻总结与反思此次认证过程中的不足,推动师范类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强化优势领域,提升强项实力,为边疆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反馈会上,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专业所在学院院长分别作表态发言。

专家组全体成员,云南省教育评估院,我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有关职能部门、党团组织、教辅单位负责人,教师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数学与数字经济学院党政领导及专业负责人参加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