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搭建平台,
助推我校应用缅甸语专业人才培养
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临沧市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定名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整个边合区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托管区20平方公里(含国务院批准的3.47平方公里核心区),辐射区50平方公里,带动区200平方公里(涵盖七县一区工业园区)。临沧边合区以孟定为核心园区,南伞口岸、永和口岸延伸区域为俩翼,按照“一区多园”来规划建设耿马孟定核心园区、镇康南伞园区、沧源永和园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有耿马孟定清水河国家一类口岸和镇康南伞、沧源永和2个国家二类口岸,19条贸易通道及诸多的边民互市点,5条通缅公路,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是通往缅甸、连接中南半岛、沟通中国与印度洋周边国家的重要门户,是中国从陆上走出太平洋、印度洋,跳出马六甲海峡最便捷的节点。
按照学校要求,外语系积极开展校企校政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经联系,与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意在边合区建立我校应用缅甸语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7月26日2013级应用缅甸语专业16名学生在专业负责人杨汉鹏老师及赵雪艳、杨晓娟老师的带领下抵达孟定,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集中实习。27日上午,边合区管委会党工委杨永红副书记为应用缅甸语专业16名学生召开了实习工作安排动员会。会上,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临沧的发展规划;其次对实习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为学生联系提供边合区管委会、南伞园区天马鞋业和孟定翻译协会三个实习实训平台,将学生分为3个组进行轮岗;最后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学生要结合缅语专业实际学习了解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熟悉缅甸国家国情和对外政策,在实习工作中要互相团结、互相尊重。
本次实习内容包含缅语语言实训和社会工作、涉外工作实习,在边合区管委会各办局主要开展对外联络和社会事务工作;在南伞园区天马鞋业主要是协助管理缅籍员工;在孟定翻译协会主要是承担一般性缅语口笔译工作。通过3个平台的实习锻炼,必将提高我校应用缅甸语专业学生的缅语应用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并助推我校应用缅甸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