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大中小一体化课程思政实践项目“书香盈院校·诗情润边疆”之“同阅读·共育人”实践活动成果——《童心诗集》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之际正式发布。

“我的家乡真美好,玉龙美景阳光照,小草青青柳儿笑,天鹅水里嘎嘎叫。”“边疆万千小娃娃,也如红花在长大”“边疆的路,弯弯绕绕,但我不怕,因为梦想在前方闪耀”……展示活动上,小诗人代表们深情朗诵着自己创作的童诗。
热爱临沧蓝天白云下的连绵群山,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憧憬,赋予了边疆孩子新的表达形式——诗歌。此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多次入校面向学校1-6年级学生分年级开展诗词创作讲座、现场指导、经验分享,带领孩子们畅游在诗词的美好世界中,学诗词的平仄、押韵,引导他们用诗歌描绘他们纯真的梦想与希望、用诗歌赞美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用诗歌歌颂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用诗歌抒发对英雄的敬仰与礼赞,用诗歌记录成长的坚韧与勇敢,用诗歌表达对未来的期冀与追求。
学生创作成稿后,由文学院教师、少先队辅导员进行细致的启发、指导和修改。历时一个月,最终形成大学小学“同阅读·共育人”成果——《童心诗集》,有《边陲小娃梦初开》《大山深处童真颂》《彩云之南好风光》《红土地英雄赞歌》《边疆少年成长曲》《筑梦云南边疆情》六个章节,共收集诗歌篇目223篇。
南屏小学四(3)班魏可心说:“我们四年级的主题是《红土地英雄赞歌》,我告诉指导我们创作的老师,我想写关于滇西远征军的诗歌,老师鼓励我,还给我推荐了两本书。读完后,自己的情感更加强烈了,最终梳理完成诗词的创作,我感觉不仅在写诗,更在沉浸式的读书和感悟。”
南屏小学校长李华灿说:“《童心诗集》从萌发到最终呈现,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一个自觉的有益的努力和实践,通过大学小学共同阅读、共同创作,不仅促进了孩子们文学素养的提升,更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收获了热爱与成长。”
大学小学“同阅读、共育人”深度合作的成果,不仅展示了边疆孩子们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才情、构建了全方位多形式协同育人格局、打造了具有边疆临沧辨识度的大中小协同育人品牌模式。
下一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将结合学院专业特色,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携手中小学共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培育更多的中小学“小诗人”。打造具有边疆临沧特色的“文学+”思政育人“共同体”,助力临沧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建设,打造新征程上边疆临沧铸魂育人的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