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主站
+ 中文首页 + English + 校长信箱 + 书记信箱 + 留言板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三边三好”专栏  “三年行动”冲刺实录  合作交流  预决算公开  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首 页 > 首页栏目 > 部门动态 > 正文
“三下乡”| 管理与经济学院社会实践队探访驿亭新村——易地安居除旧貌 驿亭搬迁换新颜
2023-07-20 09:25 作者:梅怡、李玲、字姗姗  来源:管理与经济学院 审核人:马金

7月18日,管理与经济学院“兴业兴村·青助蚂蚁”滇院志愿服务队和“新时代新征程青春百团助百村”实践队到驿亭新村调研,感受驿亭新村社会变迁、学习基层治理之策、倾听民生民意。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实现易地搬迁“搬得出”

在驿亭新村,大家纷纷在宣传展示栏前驻足观看,认真阅读宣传展示栏里的一字一句,欣赏每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从中感受驿亭新村新颜新貌。大家还来到议事亭、感恩亭里浏览亭内的党建文化宣传栏,领略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带来的巨大变化。

据了解,蚂蚁堆乡党委、政府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精准锁定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安置点建设纳入集镇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统筹谋划,充分考虑交通区位、公共服务保障、确保规划科学合理。针对168户贫困户居住分散、动员难度大的实际。乡党委、政府整合力量,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挂钩干部、党员等四股力量进村入户开展动员、宣传工作。驿亭新村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2018年7月抽签选房,来自14个行政村、8个民族共168户618人搬迁入住驿亭新村,做到了搬迁户建房“零自筹”、公共设施“零投入”、人居环境共享受。

结合实际为村民服务确保村民“住得稳”

驿亭新村按照“两网”匹配的原则,及时调整和优化基层党组织和网格设置,将驿亭新村党支部划分为三级网格,以党小组划分为四级网格3个,以党员中心户划分为五级网格11个。发动群众按照“亲帮亲、邻帮邻、守望相助、双向选择”的原则,深入开展红白喜事互帮、产业发展互助、美丽庭院共创的“邻里守望”行动,建立网格院坝议事制度,打破了来自四面八方搬迁群众之间的隔阂壁垒,切实实现结合实际为村民服务,确保村民“住得稳”“住得安心”“住得舒适”。

大家一路走访发现,驿亭新村内的房屋皆为统一设计的灰瓦白墙风格,一户一院落,每一户门前都有两块地,地里种植了鲜花、果树、蔬菜,堪称是“四有庭院”(有花、有果、有树、有菜)。据了解,驿亭新村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鼓励和引导农户以自家庭院及周边闲置用地为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有花、有果、有树、有菜的“四有庭院”。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多角度助推乡村振兴

实践队员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现状、医疗教育状况。村民们表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不断优化,幸福感和满足感都有了极大程度提高。

近年来,蚂蚁堆乡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全面推行四长包联促治理、三个结合提成效、两项机制强保障的“432”工作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驿亭新村也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搭建“村长包村—组长包组—格长包格—户长包院”的网格化组织动员体系和“乡领导联村、乡干部联组、村干部联格、党员联户”的包联共推体系,创新推行以微网格、微讲堂、微服务、微治理、微景观、微积分为主要内容的“六微”模式,全面开展“周五全域洁净日”和“周六洁净户评比”制度,使村民从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变成“主导者”。

实践队员表示,通过调研对驿亭新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和村民的生活状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高度重视,将在后续的实践调研中,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专业特长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上一条:2023年蚂蚁堆乡“团团陪伴·助力‘双减’”暑期夏令营开营
下一条:“三下乡”| 管理与经济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深入蚂蚁...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版权所有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安网备53090202000056号      滇ICP备16007633号-2
学校地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学府路2号   邮 编:677000  联系电话:0883-8882608(办公室)  0883-8882885(传真)  0883-8882659(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