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思政课创新中心主办、湖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纲要”课2021版新教材集体备课会在“腾讯会议”云端举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会学习。

来自不同高校马院的四位专家老师依次进行了教学展示和分享。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朝阳基于“2021版‘纲要’教材的专题教学设计”为题进行教学分享。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逻辑严密。通过贯彻了新要求、增改了新内容、展现了新结构、运用了新呈现方式“四个新”来阐述2021版教材的“新”特点。李老师还针对专题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细心讲授,要保证课程教学目的落地落实、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逐步增加现代史部分专题的数量、用“问题”组建教学专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洪森聚焦“讲好‘纲要’课的几点思考”为题进行教学分享。刘老师的教学展示针对性强、问题导向意识强烈,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刘老师围绕把握“纲要”课程性质、百年大党是“纲要”课程教学的核心、“纲要”课教学需处理的几对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尤其是在“纲要”课教学需处理的几对关系中着重突出要正确处理好“中与外”、“正与反”、“史与实”三对关系。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晓霞围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题进行教学分享。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以问题链为导向环环相扣。王老师从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内容和价值、课程学习方法三个部分进行教学展示。通过“一个认识”、“四个选择”、“三个为什么”来明确“纲要”课程任务。王老师指出,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注重历史的内在联系。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付科以“如何看待‘反抗无用论’”为题进行教学分享。赵老师的讲授激情澎湃、高屋建瓴。赵老师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分别对以下五个方面主题进行阐释。第一,“落后就要挨打”不等于“落后只能挨打”;第二,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多方面;第三,社会制度腐败是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第四,失败的反抗不如不反抗吗?第五,简单以成败论是非是一种肤浅的历史观。
通过此次学习,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纷纷表示,要以集体备课会为契机,持续深化和推进教研共同体建设,切实加强自身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深化重点、创新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思政大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