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主站
+ 中文首页 + English + 校长信箱 + 书记信箱 + 留言板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三边三好”专栏  “三年行动”冲刺实录  合作交流  预决算公开  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首 页 > 首页栏目 > 部门动态 > 正文
边疆发展学院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事迹展示(三)
2025-04-25 19:03 作者:杞丹  来源:边疆发展学院 审核人:杨明艳

2025年寒假,边疆发展学院的莘莘学子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下到基层,赴家乡之约、润人生底色、谱青春篇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甘庆洁,2022级审计学班学生,在2025年寒假期间第三次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凤庆县审计局为期一个月的实践中,她将专业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在审计工作中积累了初步的实践经验,逐渐掌握了凭证审核、数据比对等业务技能;在处理复杂工作时,她通过创新方法提升了工作效率;在面对变化的工作场景时,她培养了快速适应能力,深刻体会到审计工作需要兼具专业敏锐度与灵活应变力。“未来,我将深化专业学习,考取专业资格证书,进一步学习财会软件,关注行业动态,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甘庆洁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及不足之处。同时,她也希望更多大学生投身到“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奉献家乡的同时,锻炼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王宗纯,2024级国际商务三班学生,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青年创新创业协会承担商务洽谈、电商直播、乡村调研及农产品推广等工作。直播助农工作充满挑战与创新,为讲好剑川故事,他与队友们走访各乡镇,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技艺与农特产品。这段实践经历使王宗纯实现了从知识接受者到价值创造者的蜕变。他不仅系统掌握了商务谈判策略、直播运营技巧等职业技能,更在与农户的深度接触中,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内涵。“当看到阿婆们的手工绣品通过直播走出大山,那一刻真正体会到知识服务社会的价值。”他在实践报告中写道。“这段返家乡社会实践经历,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它让我走出了校园的象牙塔,真正地接触到社会,了解到家乡的发展需求。”在实践中,他深刻认识到家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徐瑞洁,中共党员,2024级国际商务二班学生。这个假期,她积极响应号召,踊跃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并被分配到警务保障综合岗。作为新时代青年,她用实际行动践行“把青春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誓言。在实践工作中,她收获满满,不仅将专业知识搬到了现实生活中,也积累了自身的实践经验。在警务保障室,徐瑞洁深刻地体会到警务工作无小事,保障岗位的“细枝末节”背后,承载的是他们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它让徐瑞洁褪去稚气,更让她坚定信念,用青年的担当回应家乡的期待,她也希望边疆发展学院的学子们,以萤火微光,汇入守护万家灯火的星火之中,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下到基层,为家乡为人民贡献青春力量。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杨月,中共党员,2024级物流管理四班学生,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回到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酒房乡酒房村村民委员会,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活动。面对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杨月始终保持耐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为孩子们细心讲解,一个饱含肯定的眼神、一句真诚的夸赞,都能让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露出快乐的笑容。在这个充满温暖与关爱的过程中,她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也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和志愿者的不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她带领着小朋友完成假期作业,孩子们收获了友谊、增长了知识、获得了快乐,度过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这段充满温暖与关爱的实践经历,让杨月在服务家乡的过程中践行了党员的初心与担当,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

青年兴则国家兴,国家的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上一条:智能与控制学院开展五四主题团日活动
下一条:边疆发展学院学生会举行世界读书日主题升国旗仪式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版权所有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安网备53090202000056号      滇ICP备16007633号-2
学校地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学府路2号   邮 编:677000  联系电话:0883-8882608(办公室)  0883-8882885(传真)  0883-8882659(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