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举行《抗战家书》阅读分享会,通过沉浸式的历史体验,为师生们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大思政课”,引导师生从革命先烈的家书中汲取精神力量,厚植爱国情怀。校党委书记阮凤斌出席分享会,校党委副书记施勇主持会议。

“这些泛黄纸页上的字迹,让我真切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先烈们对信仰的坚守、对国家的忠诚,值得我们永远铭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顺时作《抗战家书》主题分享,她以“于无声处听惊雷——重返历史现场的情感通道”“烽火连天纸墨温——平凡英雄写就的民族史诗”“鉴往知来薪火传——从家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三个篇章为主线,从历史背景、内容解读和时代价值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家书的深刻内涵,并解读了左权、吉鸿昌、赵一曼等革命先烈的家书。张顺时说:“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家书手稿,不仅为当代读者提供了触摸历史温度的重要媒介,更生动展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和对民族国家的赤胆忠诚。”通过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文献,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感悟革命先烈崇高的家国情怀。这些家书不仅是研究抗战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更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动载体。

作为学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次阅读分享会创新性地将《抗战家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材,通过拓展教学场域、创新教学形式,实现了历史现场与当代课堂的有机衔接。与会师生反映,这种以真实历史细节引发情感共鸣的教学方式,不仅深化了对抗战历史的认知理解,更强化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意识。一位教师代表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以这些家书文献为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弘扬爱国精神。”学生代表则谈到:“以前在课本上学习抗战历史,总觉得有些遥远。今天通过家书这种极具个人情感色彩的历史见证,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所思所想,这种教育方式直击心灵。”
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李国钰、刘德仕、张雁梅、字文忠、奎晓亮、杨明艳、李红梅,学校各职能部门、群团组织、教辅单位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边疆发展学院、智能与控制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分享会。